攝影師自殺事件引關注 如何拯救身邊的“鹿道森”?

近日,攝影師“鹿道森”自殺事件引發網友集體關注。
在朋友的印象中,“鹿道森”是一個“禮貌溫暖”的人,然而,在他本人留下的最后一條微博中,卻提到:自己是“留守兒童、山區孩子、校園霸凌經歷者、攝影制作人、獨居青年、追夢的人”、“被霸凌、被逼婚、逼事業、家庭”。
一邊是朋友眼中的陽光大男孩,“完全沒有表現出對生活的失望”;一邊是深陷黑暗情緒的孤獨患者,“鹿道森的遺書”讓人痛惜他的心理狀況,也引發了另一個問題:我們身邊每一個看上去正常無比的親人、朋友,他的B面會不會也是另一個不易被人察覺的“鹿道森”?

心理問題有一定的隱蔽性,不易察覺。
#拯救身邊的鹿道森#成為熱搜,閱讀達2.6億。如何識別并幫助“身邊的鹿道森”?2日,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請來微博423萬粉絲的心理咨詢學家陳志林,請他詳解哪些心理因素可能導致出現心理問題。這些因素如不正視,長此以往,可能會導致心理問題。
死角一
好勝心強,看重成績、業績
這類人群多是一些成績比較好的學生或者工作能力突出的業務骨干和中層管理人員,好勝心強,面子觀重,對成績和后果特別看重,靠成績來認同自己,格外在乎外人眼光和看法;為他人而活,失去自我,太壓抑,不看重自己內心感受。
死角二
遇重大變故無法適應
遇到親友患重大疾病、離世,失業,負債破產等重大打擊;又或者突然面對陌生環境,完全無法適應。有一些人遇到這樣的情況,會出現嚴重的心理落差,有可能導致出現抑郁等心理疾病。
死角三
遭遇霸凌無法化解陰影
念書時曾遭遇校園霸凌,被同學欺負或者排擠,家長要注意的是,校園霸凌可能從孩子幼兒園時就開始了,甚至可能影響一生。此外,還有職場霸凌。這些負面情緒如果不能有效排解,很可能悄然積壓在內心,并對此后的人生產生持續的負面影響。攝影師“鹿道森”就明確表示自己小時候遇到過校園霸凌,導致心理產生較大的陰影。
死角四
深陷負罪感、愧疚感
做錯了事或者自己因素導致了家人、團隊不好的結果,一味沉浸在傷感、負罪、愧疚里,遲遲走不出來。
死角五
情感受挫
戀愛、婚姻不順利,被逼婚、逼生,閃婚,毫無感情基礎走入婚姻,婚后不幸福,或者另一半出軌,離婚等,陷入自我否定、自我懷疑。
死角六
“討好型人格”或安全感缺失
一味地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敏感,心思細膩。討好者們對于安全感、別人的愛、別人的關注有著超乎尋常的渴望。一旦得不到有可能出現自怨自艾的情況,嚴重的會導致抑郁等精神類疾病。
死角七
糟糕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千絲萬縷,且伴隨終生。對孩子過于疏離、過于溺愛、過分懲罰打罵,過度高壓,父母不能盡責、太盡責,太完美主義,都會對孩子形成不好影響。
死角八
心理失衡
與同齡人、起點相同的人相比,有很大差距,心理失衡,主體我和客體我的矛盾,導致心理落差太大,焦慮感加重。
死角九
壓力過大或適應性心理問題
遇到工作壓力、學業壓力、婚戀壓力、人際壓力、交往壓力,不懂適應和排遣疏通。
專家: 這些表現幫助你 發現救助身邊的“鹿道森”
陳志林表示當下社會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加大,不少人其實有可能出現類似的心理疾病而不自知。他列舉了一些心理問題的表現,供大家參考自查,發現身邊“隱藏的鹿道森”,并幫助他們。
心理出現問題會有這些表現:
1.高興不起來;
2.無緣故地長時間哭泣;
3.凌晨兩三點鐘會醒,再也無法入睡,到了下午,情緒好轉,晚上更好,甚至會跟正常人一樣參加娛樂活動;
4.興趣和愉快感喪失、疲乏感增加;
5.還可能表現為躁狂、易怒、缺乏自信、食欲下降、非特異性軀體障礙、自殺和傷嬰行為等。
5個癥狀表明抑郁或焦慮
兩周內每天或者幾乎每天出現下列5個以上的癥狀:(必須包括第一項或第二項癥狀之一):
1.情緒低落;
2.喪失興趣或歡樂;
3..食欲顯著下降或增加;
4.失眠或嗜睡;
5.精神運動性興奮或遲鈍;
6.疲勞或乏力;
7.感覺自己無用或自罪感;
8.思維力減退或注意力不集中;
9.極度自我否定,無法悅納自我,有一些過激的想法和念頭。
陳志林提醒,如果自查對照的朋友發現自己或者身邊人出現這些癥狀持續時間超過2周,一定不要諱疾忌醫,請主動向專業人士求助。
陳志林強調,如果大家發現自己的朋友有類似癥狀,應該多以傾聽、陪伴為主,為其提供宣泄和吐槽的平臺,千萬不要去開導說教,尊重當事人的主觀愿望。不建議朋友身份去開導,因為容易適得其反,朋友可以幫助其預約專業人士。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朱婷
事件回顧
失聯攝影師鹿道森確認身亡 遺書稱被霸凌和逼婚
家人已將其骨灰帶回貴陽;朋友想為其出版作品,彌補遺憾
12月1日,浙江省舟山市公安局普陀山分局發布通報:上午7時許,在朱家尖東沙附近海域發現一男性遺體。經家屬辨認,遺體系近日失聯的網名為“鹿道森”的微博博主周某(26歲,貴州人)。
此前,11月28日深夜,鹿道森發布微博,因疑有自殺傾向,引起網友關注。
攝影博主“鹿道森”身亡
此前曾在微博發布遺書
“這是我最后一次這么介紹自己了……我已經盡力去處理好一切了,把所有行李打包寄回家……我不希望有人來找我,我也不愿意成為一抔黃土,就讓我獨自在天涯流浪吧。”
11月28日23時28分,微博名為“鹿道森”的博主發布了一則疑似遺書的帖文,引起網友關注。
據媒體報道,11月29日凌晨3時許,舟山市公安局普陀山分局接舟山市公安局指令,要求協助尋找“鹿道森”(周某)。
經查,該博主于11月28日16時許進入朱家尖轄區,并于16時17分在朱家尖蜈蚣峙碼頭,獨自乘坐一網約車至朱家尖東荷嘉園,后步行往小烏石塘方向,16時42分進入該路段一山間小路后消失。
接警后,當地警方連夜部署相關警力開展查證搜尋工作,29日傍晚,工作組接一村民報案稱,其于當日上午7時許在朱家尖牛泥塘山南側海灘礁石上發現一件灰色風衣,內有一部白色手機。經確認,該手機系周某手機。12月1日,警方通報,上午7時許發現其遺體,排除他殺。
“我們非常非常難過,內心很不愿相信這個事。”據鹿道森生前曾跟隨學習攝影的老師薇薇說,得知鹿道森發文后失蹤的消息,朋友們都很著急。其在家鄉貴陽的朋友聯系上鹿道森的家人,一行于11月29日抵達舟山,想不到還是傳來了噩耗。
愛攝影的男孩:
“這個世界需要更多的愛”
“我應該怎么向你介紹我呢,農村,留守兒童,山區孩子,校園霸凌經歷者,攝影創作人,獨居青年,追夢的人……”在11月28日晚發布的微博中,鹿道森這么介紹自己。
超5000字的自述中,鹿道森剖開了一個“恐懼、不安、被排擠”的過去。“25年,只有小時候在假期挨著外婆時才能感受到溫暖”。他問,何以為家?無依之地,四海為家。
在微博中,鹿道森會不時分享自己的生活。有追問攝影的意義,也有出版作品的小愿望……
據其在微博發布的攝影教程視頻介紹,他在大學修室內設計專業,大三下學期開始學習攝影,畢業后決定繼續拍照,后成為自由攝影師。
“道森有較強的共情能力,情感上也比較細膩。”薇薇稱,2017年左右,鹿道森通過網絡渠道聯系她學習攝影。去年春天,鹿道森來到杭州工作,薇薇到杭州也會與他一同吃飯。
在與薇薇的接觸中,鹿道森“有才華、積極向上”,總會聊起他的攝影夢想與創作,偶爾也會吐槽“胖了,掉頭發了”。但很少聽到他講生活中的情感煩惱,更不曾聽他提及微博中的童年創傷。
據媒體報道,鹿道森生日當天,妹妹和母親先后通過微信送去了生日祝福,鹿道森也有回應。他拒收了母親發的生日祝福紅包,但他說了一句“謝謝媽”。
鹿道森的微博說,“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我也不想去怪別人……這個世界需要更多的愛,而不是傷害。”
家人已帶回骨灰
朋友想為其出版作品
11月29日,與家人一同趕赴舟山的還有一位鹿道森與薇薇、阿澤在攝影圈內的朋友。阿澤表示,1日晚,家人已將鹿道森火化,并將其骨灰帶回了貴陽,目前正在處理相關后事。
薇薇說,朋友們正在策劃,希望把鹿道森生前的作品整理出來,懷念追思,也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彌補他的一些遺憾。“至于是否有追悼會,或出版公益畫冊,或后續采取其他公益的方式,等家人心情平復一些會溝通商量。”
(經受訪者要求,文中為化名)
銳 評
活著才有治愈的希望
不管從任何角度來看,“鹿道森”的自殺都是讓人遺憾和痛惜的,但這樣的選擇卻很難讓人理解和贊成。
因為終結自己的生命注定彌補不了他的傷痛,也解決不了他的困惑,反而會給在乎他的人帶去無盡的傷害。在“鹿道森”的遺書中,他曾經問到“人的一生究竟要經歷多少才能看到陽光”……是啊,究竟需要多久還需時間來驗證,但只有活著,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壓力加劇,“山重水復疑無路”恐怕會是大多數人都要面臨的生活和工作狀態,但我們只有相信“人最可貴之處在于看透生活的本質后,依然熱愛生活”,相信活著才有治愈的希望,才有可能收獲“柳暗花明”的明天。
社會新聞精選:
- 2022年05月20日 13:57:56
- 2022年05月20日 11:45:24
- 2022年05月20日 11:43:06
- 2022年05月20日 11:32:31
- 2022年05月20日 11:11:02
- 2022年05月20日 09:39:40
- 2022年05月20日 08:02:01
- 2022年05月19日 18:19:31
- 2022年05月19日 14:34:18
- 2022年05月19日 12:06:12